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科技對藝術的影響和支持日益顯著,數字技術在藝術領域的應用成為必然趨勢。
在一個由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通信、人工智能等構建的數字世界里,數字技術為美術經典的傳播帶來了新的生機與可能。數字技術極大地賦能藝術傳播,高精度圖像收集技術、三維動態可視化、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手段與美術經典融合,以交互、沉浸等表現形式對經典作品進行創新性轉譯與詮釋,為經典美術作品帶來傳播渠道、展示形式、展示載體等方面的創新,在增強經典美術作品的傳播力、吸引力、感染力等方面具有突出優勢。
數字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呈現美術經典的創作理念、風格與特征,延展美術經典作品的視覺敘事,擴大作品的解讀空間,增強吸引力。
以超高分辨率進行作品全景及細節還原,讓參觀者能夠比以往更近距離地觀看藝術作品,發現在任何以往展覽中都看不到的細節;或將靜態作品轉化為動態表達,以一種更生動、更靈活、更親民、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現。
像南宋宮廷畫家劉松年《青綠山水長卷》,就由LIGHTING·光影百年聯合四川美術學院照明藝術研究所進行了數字化演繹。《青綠山水長卷》的沉浸式互動作品,營造氛圍與沉浸感,觀眾在感受數字化視覺震撼的同時,調動了觸覺、聽覺、嗅覺等多個感官,全身心沉浸在數字化的虛擬景觀中,帶動了情感認同并加深了對美術經典的內涵理解。
該作品完全遵循古畫原作的構圖、設色、用筆等技法,結合數字繪畫的創意形式,仔細理解其中意境,延伸創作出春夏秋冬之四季變化景象:
并對古代國畫的工藝流程進行深入學習并與現代數字技術做技法結合,從線稿到赭石打底再到多層次上色直至成品,努力營造出數字動態式的南宋時期審美意境。
傳統繪畫與混合現實技術(MR)、全息影像技術、人臉識別等現代數字技術融合,設計多樣與國畫意境相匹配的動態元素,使國畫活起來,與國畫雅致四季景象產生互動,讓意境通過交互能被感受體驗到,讓觀眾在交互沉浸中認知并理解經典繪畫,感受傳統文化的韻味。